一、竞赛目的
为持续推进学院教育培训课程质量,不断深化课程内涵建设,提升教师教育培训能力,落实学院三届四次职代会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开展‘向一堂课要效益’技能大赛”工作,促进学院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学院决定由教务处、院工会、培训处共同组织岗位练兵活动,开展教师教学竞赛。
二、组织机构
成立学院竞赛组织委员会,筹备、组织竞赛工作。
组 长:于德水 李朝阳
副组长:万家臣 张建军 高占才
成 员:张 晔 费继东 张 荣 朱凤琴 董春波 黄国庆 李 娟
于 淼(教育培训督导室) 赵家民 夏宝华
下设竞赛办公室,办公室成员包括教务处、培训处、教育培训督导室、师资办、工会相关干事。
三、竞赛组别
竞赛设置高职组和培训组,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分别在对应组别参加比赛。
1.高职组
参赛对象为本学期(2018-2019学年第2学期)任课的校内高职专任教师,参赛课程为本学期任教高职课程。竞赛内容分三部分:
说课(15分钟):说清任教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课改自主创新及成效;
教学设计:针对任教课程1个最基本的教学单元(如一堂课)展开设计,呼应说课,需要提交教学设计的纸质和电子文档;
现场教学展示(15分钟):在多媒体教室,面向评委与听课教师组织教学,无学生。
2.培训组
凡讲过培训课的校内教师都可以报名参加培训组比赛。竞赛分说课和现场教学两部分,具体要求同上。
二、时间地点
竞赛地点为北校区电教南多媒体教室。时间安排在第13周-16周(5月20日-6月14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第13周-14周(5月20日-5月31日):基层选拔赛(可根据需要提前开展,但不能延后),教务处负责组织遴选高职组院赛选手,培训处负责组织遴选培训组院赛选手;
第15周(6月3日-6月6日):基层单位分别向教务处、培训处提交高职组、培训组选手资料;学院竞赛委员会筹备竞赛;教育培训督导室依据评分标准对高职选手评分;
第16周(6月10日-6月14日):高职组和培训组分别开展学院级竞赛;教育培训督导室依据评分标准对高职选手评分。
三、竞赛组织
分为基层选拔赛、学院教学比赛两个阶段。选拔赛阶段要求有课教师全员参与(高职组应参与教师260人左右,培训组应参与教师70人左右),学院比赛阶段要求无课教师全体观摩。
1.基层选拔赛
(1)高职组
组织原则。系(部)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学比赛工作,将教学比赛与日常教学管理有机融合,注重内涵引导和过程管理,切实体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考、以赛促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组织要求。教学系(部)成立竞赛组委会和评委会,可对学院发布的竞赛评分标准做适当调整组织比赛,按照本单位专任教师数量5%的比例遴选推荐院赛选手,报送竞赛资料。
组织建议。一是聘请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参与选拔评选;二是对学院竞赛评分标准中满足行业企业需要和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增加权重,强化以企业为根和学生发展为本,把培养学生做人做事、使之学到真知真功的任课教师选拔出来。
院赛推荐。5月31日下午15:30前,各单位向教务处报送院级竞赛选手名单(见附件1)、参赛教师说课PPT;6月3日前,教务处公布职前教学设计打印稿的报送份数;6月4日上午11:00前,各单位统一将规定份数的教学设计打印稿和相应电子文档报送教务处,本单位教学竞赛总结电子文档同时报jwc006@126.com邮箱。
联系人:沈洁 电话5872909 15846912037 QQ466748541
(2)培训组
参加预赛选手推荐。4月5日下午15:30前,各高职教学单位、培训单位报送参加预赛选手名单(见附件1);5月30日进行培训组预赛,选出参加学院决赛5人名单。
联系人(负责人):张荣 5875558 13069672018 zhangrong006@cnpc.com.cn
2.学院竞赛
竞赛办公室依据学院发布的评分标准,分别组织高职组选手和培训组选手开展竞赛,根据评委打分对成绩由高到低排列,按照评比名额确定获奖名次。
四、评委构成
1.高职组
特邀评委:王志恒于得水
评 委:教学系部主任、副主任 省名师 院大师
教务处领导2人、教育培训督导室领导2人、师资办主任、职教所所长
2.培训组
特邀评委:王志恒李朝阳
评 委:张 荣 万家臣 房国晨 张建军 王 宏 刘明斌 王国权 张晔
青宇航 李 娟 黄国庆 于 淼(教育培训督导室)吕桂友 薛 刚
五、评分标准
教务处牵头编制《大庆职业学院高职教师教学竞赛评分标准》(见附件2)、培训处牵头编制《大庆职业学院培训教师教学竞赛评分标准》(附件3)。
六、其他说明
本通知由学院工会、教务处和培训处负责解释。
工会
教务处
培训处
2019年3月20日